定弘法師:你如何能拿到往生把握呢?
定弘法師:你如何能拿到往生把握呢? 念佛我們講求質量,不是只追求數量。念佛我們依著印光大師講的十念法,這個十念法的要領就是每一句都聽得清楚,十句佛號都是口念得清清楚楚,耳聽得清清楚楚,心記得清清楚楚,這就符合十念法的要求。一開始雜念很多,沒關係,慢慢念久了,雜念就少了,當然平常要放下,不是念佛的時候放下,平常不肯放下,那念佛的時候就很多妄念,那些妄念怎麼來的呢,就是平時沒有放下,念佛時都起來了。所以,平常對於五欲六塵,貪瞋癡慢,自私自利,名聞利養要放下,對於身心世界要放下。常常問問自己,我現在要往生的話,能不能去?自己有沒有把握往生。 你如何能拿到往生把握呢?這是根據經教上講的。我們就拿十八願來講:「我做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回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這是十八願,大家都很熟。可是細細去品味品味,這裡面很有學問,這個願為什麼叫四十八大願的核心,我們要真正去體會,你才能夠感覺到。 這願裡面講:「我做佛時」,這阿彌陀佛成佛了,這願實現了,「十方眾生」,十方世界所有眾生,當然包括我們在內。「聞我名號」,就是我們這個名號功德聽明白了,這個「聞名」,不是我聽到這句阿彌陀佛的佛號了,就算聞名了,那不是的。聞我名號,是指什麼,是你真正把名號功德聽明白了,這名號功德在哪有啊?就讀《無量壽經》,就是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阿彌陀佛怎麼來接引你,你憑什麼往生,這些道理你要搞清楚。搞清楚了,叫聞我名號,那你就會至心信樂,你就會對極樂世界生起嚮往之心,對這個娑婆世界生起厭離的心,就是你願意離開這個地方,你願意往生,越快越好。至心信樂,這個心是「信」,還要「樂」,就是很愛好,很歡喜的去往生。不是說我現在得了病了,我老了,醫生都宣布我沒得治了,無可奈何,好吧,那我就求往生吧。這個念頭不叫至心信樂,你是無可奈何,絕望了,其他選擇都沒了,只有選擇極樂世界了,這哪是至心信樂。至心信樂,是把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當做你第一選擇,甚至講唯一選擇,沒別的選擇,我就想往生西方,這就是至心信樂,不是無可奈何才去的。 你真信娑婆世界是苦,輪迴是苦,極樂世界是究竟的樂,你願意離苦得樂,你自然就生起願心。如果你還沒放下,就是你還沒有真正願;你沒有心心迴向,就是你還沒有至心信樂。這說明了,你還沒有真正的信願。藕益大師說得好:「往生與否,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