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念佛感應故事》2024-0202

圖片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24-0202 【 生死如醒睡,但念阿彌陀 】從無量劫以來到現在,我們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好像人醒了又睡,睡了又醒。到晚間睡覺,就等於死了一樣。白天又醒,醒了就等於生,不過此生死,是短暫的。我們一生的壽命,在時間上,比較長遠一點。生死就像睡覺,和醒著一樣。 https://amitabha84000.blogspot.com/2023/06/blog-post_18.html 你的人生可能是豐富多彩,可能是很多成功,很多這些榮譽,或者是很失敗,很多的曲折,但是最後是一樣的, 都是一場空 。所以明白這個道理了,就放下了。好也好,不好也好,一切順逆善惡、成敗得失,全部都放下,隨緣度日。 https://amitabha84000.blogspot.com/2022/02/blog-post_9.html 以 “念佛” 來為我們的祖先超度, 這個我們都做得到,不必花錢請外面的人做法事,只要在家裏,以我們的虔誠心,用這一張嘴巴 “念佛” 就可以了。 https://amitabha84000.blogspot.com/2021/08/blog-post_31.html 揭秘人死後狀態,49天全过程! 中陰身 的由來,多長時間可以再次 投胎 ! 為什麽死後49天超度如此重要,臨終是非常關鍵的階段! 中陰身期间神通自在,來去自由 -- 静雅佛音 - YouTube https://amitabha84000.blogspot.com/2022/01/4949-youtube.html ( 不可思議 !) 虔誠老實念佛人,往生遺體火化燒出許許多多色彩繽紛奪目丶堅固無比的「 舍利花 丶 舍利子 」。㊙️全世界火葬場,僅佛教修行高僧或念佛人,方有此「殊勝無比」果報! https://amitabha84000.blogspot.com/2022/01/blog-post_15.html 震撼!馬來西亞 陳麗蓉居士 28歲 往生 燒出近千顆五彩斑斕 舍利 ! (轉載) https://amitabha84000.blogspot.com/2022/01/27-2300.html 四川一居士 預知時至 坐著往生 🚩 無比莊嚴殊勝 🚩臨終千叮萬囑:❝ 一定要死心塌地跟淨空老法師 , 不然的話以後你後悔都來不及 ❞ https://amitabha84000....

為什麼佛家不推薦食用五辛?什麼是「五辛」?(Buddhist/Asiatic/Oriental/Chinese Vegetarian)

圖片
🪷 為什麼佛家不推薦食用五辛? 一、什麼是「五辛」? 在佛教中,「五辛」指的是五種辛辣刺激、味濃氣重的植物,分別是: • 大蒜(蒜頭) • 蔥(青蔥)  • 韭菜  • 洋蔥(或慈蔥)  • 興渠(又名阿魏,一種印度辛辣植物) 這些食物在日常生活中常見,但在佛教中卻被特別提倡「不食五辛」。 ⸻ 二、佛經為何禁止五辛? 佛陀在《楞嚴經》《梵網經》《涅槃經》等經典中多次開示,指出五辛會擾亂修行人的身心,妨礙清淨功德: 《楞嚴經》曰: 「五辛之氣,若食生者,則增長貪欲;若食熟者,則增長瞋恚。」 這說明:  • 生吃五辛,刺激慾望;  • 熟吃五辛,容易生嗔怒;  • 兩者皆擾亂心性,違背修行的目標。 ⸻ 三、五辛對修行的具體影響 1. 擾亂清淨心 五辛味濃氣重,吃後不易入靜,妨礙誦經、打坐、持咒時的定力與集中。 2. 氣味穢濁,天神遠離 佛門重視威儀與供養,五辛之氣會讓護法神祇不願親近,失去加持護念。 3. 助長貪嗔煩惱 五辛刺激性強,會引發心浮氣躁、情緒不穩,導致欲念增多、嗔怒易生。 4. 影響持咒念佛感應 修持密咒、念佛法門者,講究「口氣清淨」;五辛氣味會妨礙咒音清明,阻隔感應道交。 ⸻ 四、是否人人都要戒除五辛? 佛教並非強制戒除五辛於所有人,但以下情況特別建議避免食用: 身份 是否應戒五辛 出家僧人 ✅ 完全戒除(戒律規定) 在家五戒或八關齋戒者 ✅ 應盡量避免 念佛持咒修行者 ✅ 推薦戒除,提升功德 一般信眾 建議持齋日或誦經日不食 ⸻ 五、佛教注重的是清淨,不是苦行 佛教不是反對營養或健康食物,而是強調攝心修道、身口意三業清淨。 五辛雖對一般人或許有藥用效果,但對於修行者而言,其氣味與性質反而成障礙。 所以,佛門講: 「寧失口福,不失道心。」 ⸻ 六、結語 食物雖小,影響卻深。 遠離五辛,不僅是對外在氣味的清淨,更是對內心煩惱的降伏。 戒除五辛,令天人歡喜,功德圓滿,是修行路上的一大助緣。 願眾生遠離五辛煩惱,得清淨法味,念佛不退,往生安樂。 南無阿彌陀佛🙏 圖文轉載臉書 🪷 為什麼佛家不推薦食用五辛? 一、什麼是「五辛」? 在佛教中,「五辛」指的是五種辛辣刺激、味濃氣重的植物,分別是:  • 大蒜(蒜頭)  • 蔥(青蔥)  • 韭菜  • 洋蔥(或慈蔥)  • 興渠(又名阿魏,一種印度辛辣植物) 這些食物在日常生活中常見,但在佛教中卻被特別提倡「...

本煥老和尚:臨走時能坐脫立亡,預知時至,話頭說的好,有瑞相,並不一定能了生死。 | 《三生石》的故事

本煥老和尚:臨走時能坐脫立亡,預知時至,話頭說的好,有瑞相,並不一定能了生死。 ▪️唐朝有個居土叫李源,他父親是東都太守。安祿山造反,他父親頑強抵抗,兵敗後,慘遭殺害。李源經此變亂,感悟人世無常,遂不願再做官。他家中很有錢,於是他把自己洛陽的家宅,改做慧林寺,請圓澤禪師做和尚,他也在寺中好好修行。 ▪️過了幾年,李源要去朝禮峨眉,邀圓澤同去。圓澤要走陝西,李源不願意路過京城,一定要由荊州水道去。圓澤早已知道自己此行命盡,不能再回來了,於是便將自己的後事安排一一寫好,夾在自己常誦的經中,尚不發露,便隨李源乘船上路。到荊州上游即將進入峽谷,其地水勢湍急,天尚未晚,便提前住下來休息,待天亮再行。 ▪️忽有一婦人,身穿錦緞,來江邊打水,圓澤一見,雙目落淚。李源驚問其故。 圓澤說: “我不肯走此路,就是怕見此女人。此女人懷孕已三年,等我去投胎為子,不見則可躲過,今既見了,只有投胎去為她做兒子,無可輓回。你趕快念咒,幫助我速去投生,減少生苦。到第三天,請你到我家來看我,我見到你,會以一笑為信。十二年後,八月十五夜,我們到杭州天竺葛洪井畔相會。” 說完圓澤隨即坐化,此婦即生子。 ▪️三天後李源去看,一見面,其兒就對著李源一笑,李源嘆服不已。 後來李源回到慧林寺,見到夾在經中預先安排後事的紙條,益信其為非常之人。 到第十二年,李源提前趕到杭州,到八月十五夜,到約會處等候。 忽然看見河對岸來一個放牛娃,騎在牛背上,一邊用鞭敲打牛角,一邊唱到: “三生石上舊精魂, 賞月吟風不要論。 慚愧情人遠相訪, 此身雖易性常存。” 李源一聽,便知其為圓澤的後身,於是相見問訊,談敘舊事,宛如生前。 臨別泣下,又唱到: “身前身後事茫茫, 欲話因緣恐斷腸。 吳越江山游已遍, 卻回煙棹上瞿塘。” 然後乘牛而去。 🍁各位想一想,這樣一位修行人還沒有辦法了生死,還要在六道中輪回。如果你們連圓澤禪師這樣的本領都達不到,那就很危險。 臨走時能坐脫立亡,預知時至,話頭說的好,有瑞相,並不一定能了生死。 所以 我勸大家要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了生死,再來這個世界太危險了。 我修禪幾十年,一直都在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這條路最穩當,成佛最快。我們在西方極樂世界證得無生法忍後,乘願再來,再回這個世界來利益眾生。 南無阿彌陀佛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EDg4R1...

黃念祖居士:一句彌陀念到底

圖片
黃念祖居士:一句彌陀念到底 一、勸不可減少念佛時間以習定 承詢修定問題,甚為驚愕。老學長早歲皈依印老,虔修淨宗四五十年,今日仍欲捨念佛而習定,足證念佛之法,真實難信也。靈峰大師常云:一句佛號念熟,則「三藏十二部極則道理都在里許,千七百公案向上機關都在里許,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三聚淨戒亦在里許。」又云:「真能念佛,不妄想馳逐,即大禪定。」可見持名是大總持,圓攝一切功德。只要老實念去,不管它定不定。若去管它,早是二心。欲定反亂,只是自擾。夏師詩云:「散亂固成病,分別引魔軍。」散亂當然不好,故名之為病。若起心分別欲遣除之,則此分別之心,即是魔心,故曰「引魔軍。」引得八萬四千魔軍亂舞,何苦來?古云:「欲除妄想,去一添兩。」 靜坐念佛甚好,但八旬老人亦不一定勉強要坐。勉強則身不寧,身不寧心即不安矣!要之,行住坐臥,均是威儀,只貴「念念相續」,不管你是坐是臥。 函云:「欲修禪定,終不能定。」此正合規律。因有此希求心,故終不能定。又云:「但口裡念佛,即不是放下一切,實難入定。」仁者之見,本末倒置。今欲放下念佛以入定,如是之定,最多隻是個「無所住」,何嘗有些許般若氣息?無住生心,才是金剛般若。五十年前,弟第一次讀佛典,看《金剛經》。深體無住生心之妙,當時便領會得,以凡夫心,欲臻此境,唯有念佛或持咒也。蓋放下一切,即是「無所住」;一句佛號聲聲相續,即是「生其心。」倘欲抽減念佛時間以習定,則更是大錯,念佛是易行道,餘者皆難行道,乃龍樹菩薩之開示,若去此易行之道,反趨坎坷之途,何其顛倒之甚也! 此事切要,故直言之。靈峰《要解》曰:「往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低,則在念佛之深淺。」當前首要是決定往生,先不管品位高低,但當深信切願,靠定這一句佛號,靠定這一法,同靠一座山相似,無論如何也動他不得,這才決定生。看來品位也不會低。若於念佛信不及,今天要誦經,明天要打坐,後天想持咒,大後天又欲參禪,這樣修法,對於「信、願、行」的第一個「信」字,早已七折八扣。信願不堅,欲生極樂,是真背道而馳也。以上乃剖心瀝血之言,望三思之。 二、勸放下萬緣單提一念 您當前的第一件大事,同時也是唯一的一件大事,那就是一句彌陀念到底,「萬緣放下,一念單提」。了生脫死,唯此一法。所謂萬緣,不僅柴米油鹽、妻兒子女、富貴榮華、地位聲名、功勳事業、學術文章等等世俗之緣,應捨應放;實則您今日信中,所問之咒名,與所求之聖像等等...

標籤

一門深入長時熏修 了生死 人一定會死 人生的考驗 人生就是一場夢 人生無常 人生酬業 人身難得 人命無常呼吸間 十地菩薩始終不離念佛 十念必生 三世因果六道輪迴 三寶 下品中生 亡靈 亡靈附體 大安法師 小鬼 不可思議 不是疑法便是疑自 不要相信明天會更好 不通就是業障障礙 不順皆因業重福薄 不壞肉身 中陰身 中陰超度 少說一句話多念一聲佛 止語念佛真閉關 止觀雙運 毛毛蟲變蝴蝶 出離心 功德無量 台中大里 四弘誓願 弘一大師 必得往生 玄一門徒 玄一學佛修行 玄天上帝 生死大事 生死心切 生命的真相 生病 全身舍利 印光大師 危機意識 名以召德 因果 因果感應故事 因疑成障 地獄 地藏菩薩 地藏經 好好念佛 成佛是真的 其他啥都是假的 如染香人_身有香氣_此則名曰香光莊嚴 妄想 成佛之道 死亡 死後49天 死後狀態 死後做鬼 百分之百會死 自在往生 西方三聖 西方極樂世界 佛力不可思議 佛化家庭 佛光普照 佛法 佛接引 佛說 助念 坐着往生 妙蓮老和尚 我是誰 投胎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防疫治本是素齋念佛 來去自由 孟母三遷 幸福 延壽 往生 往生的關鍵 往生的關鍵在哪裡 往生極樂世界 念佛 念佛人一定要清楚 念佛法門 念佛真實故事 念佛超度 念佛感應事蹟 念佛感應故事 念佛感應錄 念經念咒不如念佛 怕死 放下萬緣 林奇潘老菩薩 林瑞碧師兄 法師 法喜充滿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念佛成佛 阿彌陀佛語錄 阿彌陀經 阿隬陀佛 陀羅尼被 非常關鍵 信願念佛 信願持名 信願持名十念必生 前世 前世經歷 南無地藏王菩薩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觀世音菩薩 故事 為什麽 看哭無數人 背水一戰 若不往生淨土將來必墮地獄 重返人間 重要 香港著名的歌星陳百強 冤親債主 悟道法師 海賢老和尚 涅槃 真人真事真實故事 真實因果故事 真實故事 破地獄偈 破繭而出 神奇 神通自在 秘史趣聞 素齋念佛防疫 馬來西亞 鬼神附身 做人 常慧法師 啟示 救命之恩 淨土宗 淨土聖賢錄 淨宗同學修行守則 淨宗法師 淨界法師 淨業三福 眾生 第二次生命 紹雲老和尚 脫胎換骨 莊嚴無比 閉關 陰差 善男子善女人 善導大師 喬安舞 揭秘 無常 無量壽經 發燒 童蒙養正 菩提心 菩薩示現 超度 階段 愚癡 感人至深 感應 感應就是因果 楞嚴經 極樂 萬物皆有靈 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 經歷 遇見閻王 道證法師 預知時至 預知時至自在往生 厭離娑婆欣求極樂 夢到觀世音菩薩 夢參老和尚 疑問 福慧偈 精彩 精進 蒙佛加被 語錄 静雅佛音 劉怡伶師兄 劉素雲老師 廣欽老和尚 慧律法師 數學公式 蓮花 輪回 輪回轉世 震撼 震撼故事 震驚 餓鬼 學習的態度 盧寶珍 磨難 親見西方三聖現前 閻羅王 靜雅 靜雅佛音 癌症 臨終 證悟 顛倒 Amitabha Amitabha84000 doubt Facebook Hell lotus Mei-jan-Huang Namo-Amitabha-10 Namo-Amitabha-True-Story NamoAmitabha Rebirth Story YouTube
顯示更多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道融法師 (劉藍溪) 於2022年元月10日 (農曆2021年12月8日---佛陀成道日) 於美國舊金山智藏寺圓寂。法師以臥佛之姿,安住於大願力禪定中。面容安祥,身體柔軟,胸口常暖,肉身不壞,空中並現彩虹,種種瑞相清淨圓滿,證得無上佛道。

奇妙哉!宜蘭有一位老菩薩,每天都念佛十萬聲,念佛念到經書自動翻(念佛三年,她就坐著往生了)

【信解行證】一位叫佛慧的師兄,笑瞇瞇坐著往生了,給大家表的法,就是如此沒有恐懼,安詳。不怎麼念佛的師兄看了,都說要念佛了。

什麼叫有「把握往生」?你真正具足「信願持名」,你就肯定往生,這叫有「把握往生」。不是說自己有什麼功夫,念佛念到三昧了,這才叫有把握往生,不見得。念佛功夫,證得三昧,或者預知時至,這未必叫有把握往生。

《念佛感應故事》2024-0202

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是無價寶藏!在屏東縣佳冬鄉,有一間寺院叫做「慈恩寺」,住持是圓塵法師 ,他這一生中,經歷多次的生死災難,每一次都因 「念佛」而化解。

震撼!馬來西亞 陳麗蓉居士 28歲往生燒出近千顆五彩斑斕舍利! (轉載)

四川一居士預知時至坐著往生 🚩 無比莊嚴殊勝 🚩臨終千叮萬囑:❝一定要死心塌地跟淨空老法師,不然的話以後你後悔都來不及❞

揭秘人死後狀態,49天全过程!中陰身的由來,多長時間可以再次投胎!為什麽死後49天超度如此重要,臨終是非常關鍵的階段!中陰身期间神通自在,來去自由 -- 静雅佛音 - YouTube

以 “念佛” 來為我們的祖先超度, 這個我們都做得到,不必花錢請外面的人做法事,只要在家裏,以我們的虔誠心,用這一張嘴巴 “念佛” 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