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舟大師:念阿彌陀佛即具足普賢十大行願
舉起一片之香,即是全體之香。
曾講過普賢行願品,
讀誦普賢十大行願品,
就能往生極樂世界上品上生。
所以十大行願,就是整個旃檀。
隨拈一行一願,就是片片皆香。
阿彌陀佛是總相,
普賢菩薩十大願是別相。
念普賢行願品,即是念阿彌陀佛,
念阿彌陀佛即具足十大行願。
何以念一句阿彌陀佛
即具足十大願呢?
在十大願中,
一者、禮敬諸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二字,即是皈依。
既皈依,豈有不禮敬的嗎?
二者、稱贊如來。
梵語阿彌陀佛,
此雲無量壽無量光。
念阿彌陀佛時即是
稱贊佛無量壽,無量光。
世間法都是有量的,
歲數最大不過六七十歲。
贊七十者曰古稀,
叟又記得禮記贊人高壽,
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頤,
到一百以外,就無贊詞了。
所以說世間人的壽是有量的,
念阿彌陀佛,就是贊無量壽。
又世間上讓人占得好處,
人必稱贊曰:‘占光,占光。’
今念阿彌陀佛就是贊無量光,
同時所占的光,也更廣大了。
三者、廣養修供。
供養有法供、有財供。
念南無阿彌陀佛時,
贊佛無量壽無量光,就是‘法供養’。
又既以念佛為法供養,
豈無一香一花為‘財供養’嗎?
四者、懺悔業障。
五停心觀中所提的多障眾生念佛觀,
故知念佛即是懺悔業障。
懺悔有三種:
一者、取相懺,
二者、作法懺,
三者、無相懺。
取相懺者,念佛感應道交,
得見好相,罪即懺除。
然佛力加被有顯加、有冥加,
縱未見好相,
安知非已得佛力冥加呢?
作法懺者,
犯戒須向大眾僧求懺悔,
以同名同號的佛很多。
念一阿彌陀佛,即是
向無量無數阿彌陀佛前求懺悔,
亦通無相懺。
法性無相,
念法身佛即能懺罪。
念佛不起妄想,
即與諸佛法身相應,
亦與己之法身相應。
清淨法身,一法不立,
故契無相理,即得消滅罪障,
故曰:‘
罪從心起將心懺,
心若滅時罪亦亡;
心亡罪滅兩俱空,
是則名為真懺悔。’
無相懺即實相懺,實相無相,
所以念一句阿彌陀佛
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念佛即通三種懺悔。
五者、隨喜功德。
念佛法門,
系釋迦牟尼佛無問自說,
稱贊阿彌陀佛萬德洪名,
叫我們念阿彌陀佛,
我們依教奉行念阿彌陀佛,
豈不是隨喜功德嗎?
六者、請轉法輪。
念佛就是請佛說法,求見相好,
求見光明,也就是請佛說法。
佛法常住在世,
有機則顯,無機則隱。
能念得感應道交,
就得見佛,就能聞法。
念佛時豈不是請轉法輪嗎?
七者、請佛住世。
佛本無生滅,
隨眾生心生而生,
隨眾生心滅而滅,
一念念佛一念生,
念念念佛念念生,
眾生心若能依佛而生,
佛即依眾生心住。
念佛豈不就是請佛住世嗎?
八者、常隨佛學。
佛以因感果,
菩薩道為因,成佛為果,
一切佛皆以普賢行為因,
故普賢行為諸佛普因。
又十地菩薩皆不離念佛之因,
而得成佛,
念佛豈不是常隨佛學嗎?
九者、恆順眾生。
常順眾生性,不順眾生相,
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
就是恆順眾生性,
何以故?
人人都具有自性彌陀,
故自性彌陀者,即法身佛是也。
同一無量壽,同一無量光,
上至諸佛,下至蠕動含靈,
皆具佛性,
豈不念佛即是恆順眾生嗎?
十者、普皆回向。
普賢行願品中說:‘
我此普賢殊勝行,
無邊勝福皆回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
速往無量光佛剎。’
普賢行具足無量福德,故雲殊勝。
六道眾生沉溺分段生死中,
三乘聖人沉溺變易生死中,
唯佛超登究竟彼岸,以殊勝行,
普為眾生回向,生佛淨土。
約事相說,無量光佛土,
距娑婆世界十萬億佛土。
然事不在理外,故曰:‘
處處總成華藏界,
從教何處不毗盧。’
雖說生西方淨主,
亦不出華藏世界實報莊嚴土,
亦即是生自性中常寂光土。
所謂‘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
所以說念佛具足十大行願。
若能讀普賢行願品大乘經,
又能念佛回向極樂世界,
當然上品上生。
若不認字,
不能讀誦大乘經典,
專心念佛,
不假多方便,亦決定往生。
彌陀經雲:‘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又說:‘
執持名號,若一日乃至七日,
一心不亂,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https://www.facebook.com/132449523610556/posts/1739971722858320/
慈舟大師:念阿彌陀佛即具足普賢十大行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