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關要】保持住你對三寶地的珍惜
【修行關要】
保持住你對三寶地的珍惜
安住 • 心
降伏其心
寶貴的生命在這裡遇到佛了
這是多麼難遭難遇的啊
為什麼要聽法?
我們現在學佛,能夠天天聽法聞法,這像做夢一樣的。 對這世界來說,這是極不真實的。
我們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價值觀念和追求,我們乘上了諸佛菩薩的慈航,漂游在紅塵之外,並最終得以越過生死大海。 我們雖然受用了這些,但其實這並沒有變成我們內在理性的東西。 就像我們受的戒一樣,我們有戒體,但戒體是什麼? 那要學很久的。 名相上、細緻的,都要長久學習的。 這個三寶地裡具足了戒、定、慧,具足了住持三寶、理體三寶,乃至所有經典所描述的,在這裡都有。 但是生活在這裡的人,卻未必理解。 所以,我們要天天聽法,每天聽一點。
聽一點呢,就會讓我們抱住這個輪轂不後退,因為每天如果不聽法是會後退的,會生起煩惱。 五台山的風吹著,把煩惱吹沒了,有可能道心也吹沒了。 就像有的人會想:我在這幹嘛? 人生這麼寶貴,我怎麼在這裡虛度光陰? 他沒有認為這清淨對他的生命是無比的莊嚴,是最主要的奢侈品,一不小心業障就犯起來了,諸佛菩薩的福慧圓滿所呈現的一種生活狀態他還覺得挺無聊。 他不想想寶貴的生命在這裡遇到佛了,這是多麼難遭難遇的啊!
佛法不共於這世間的福德,佛教這種團體的製度,我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我們每天聞思、熏修的這些,這世間都是沒有的。 所以,得佛法受用的人就會很珍惜,但不得受用的人他覺得沒有意義的。 所以,我們每天晚上聽經聞法,有時候是防止你剎車、倒退的。 有時候你已經退了,所以我們給你再補一下,再鼓一鼓勁。
念佛需要有身心體驗
就像念“阿彌陀佛”一樣,“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什麼意思? 你天天念、天天念,你要去體驗啊。 這句“阿彌陀佛”是要降伏其心的,降伏其心是要有身心體驗的。 如何降伏其心,如何安住其心? 我師父悟公上人說:“念佛降伏其心,念佛安住其心”。 我們“念佛”,在念的過程當中念念相繼,不管是淨念還是不淨念,念念相繼它總是會越來越淨的,叫“清珠落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 ”。 一句佛號、一句佛號地念著,總是會有所收穫的。
隨著佛號的增長,時間的延續,你的生命就會有成長、有體驗,這多寶貴啊! 在這瞬息萬變的娑婆世界,靠著佛法竟然就能呵護住我們,就能保護住我們,讓我們在正念中不斷成長。 在全世界都被業力裹挾去、都落入萬丈紅塵的時候,我們竟然還在這里天天過著精神的生活,追求著大道,這是多麼奢侈的啊! 不管明白不明白,我們這個環境,我們所遵循的教導它是追求大道的。 即使不明白,我們也已經在這艘慈航之上了。
我們每天晚上聊的這些也只是籠統的,每個人,尤其我們師父們,肯定要白天晚上想的。 佛法裡講本覺、始覺和究竟覺,什麼叫本覺? 要知道本覺了,你就始覺了,就是開始覺悟自己有佛性了。 你的佛性是什麼? 是無量光無量壽,這就叫明心。 有始覺了,那你的修行就更加地有的放矢了,你就守住這個,“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守住我們這個本覺,念念相繼,最終達到究竟覺。
珍惜殊勝的因緣
最近,去佛學院參學的師父們陸續放假回來了。 其中有一位師父他匯報心得時講到,我們出家人的布薩有好幾種形式,誦戒是一種,誦經是一種,講經也是一種。
就好像念佛一樣的,我們以為念佛就是“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這是在念佛呢。 那實際上觀想也是念佛;參第一義諦也是念佛,那叫實相念佛。 般舟三昧也是的,不是說就念佛的名號才叫般舟三昧,如果不疲厭地轉法輪、說法,也叫般舟三昧啊,天天建廟,跑進跑出,每天都不休息, 這也叫般舟三昧啊。
從這個角度上,他說我們現在多殊勝啊,天天聞法,等於是天天在布薩。 我也提醒他們,我說對古代人來說安居一處專門有人供養你,這是很奢侈的。 安居結束一解夏之後,大家就都自己托缽去了。 我們大乘僧團不是的,我們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幾乎天天在這兒,我們天天安居,你以為就安居三個月?
佛陀的本意我們要去理解,這樣這個短暫的人生,我們才有一點戲啊,這也算我們在這個末法時代還能迴光返照。 我們還有福報住在三寶地,做人天福田,我們一定要珍惜,非常非常地珍惜。
——傳喜法師
https://www.facebook.com/100044353033016/posts/pfbid036SqrQDRBBmcEABp711hZVQJPYSM6Le96UxLG9QbjZ4LwfN5RQ8aXi6uWSVYSPWfgl/?mibextid=Nif5o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