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用心都是錯誤的、顛倒的,我們無論怎麼用心都超出不了凡夫境界,都超出不了六道輪迴的境界。所以淨土法門不是要我們怎麼去用心,而是歸命來稱念這句名號。要你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完全仰靠這句名號,淨土法門的修行就如理如法了。
念佛?什麼是正確的念法?
我們念佛有些人喜歡念「阿彌陀佛」,也有些人喜歡念「南無阿彌陀佛」,到底四字、六字有什麼差異,他的不同在哪裡呢?當然四字、六字從總的來講,都是一尊佛,都是佛號,四字是簡稱,六字是全稱,完整的南無阿彌陀佛。把南無兩字拿掉,就是阿彌陀佛,他是簡稱的。但是這兩個字有特殊的意義:
1、我們念佛的人要懂得南無的意義。南無就是皈依,就是度我、救我的意思。
2、南無者,即是歸命,也是發願回向之意。
我們要往生西方的人,求佛來救我、度我,南無就是求佛來度我的。所以這兩個字,它有特別的含義。我們不論念四個字也好,念六個字也好,都要懂得:南無就是要皈依佛。
如果你念四個字,阿彌陀佛……然後靠的佛號來伏煩惱求清淨心,這個就是靠自力了,就不是靠佛力了。靠佛力,就是佛號有功德,你怎麼念都可以往生。所以一般念四個字的人,可能就比較注重在功夫上用心,伏煩惱、求清淨、求境界求感應等等,當然念六字的也有。
六個字的意義,善導大師有解釋:南無即是歸命,亦是發願回向之意,阿彌陀佛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六個字,從佛號功德講,他是圓滿的,從我們眾生講,有歸命、有依靠的意思。我們來歸命、依靠阿彌陀佛,那麼就跟佛一體了,「阿彌陀佛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佛和我們融為一體,那麼就決定往生西方。
所以從念佛講,嚴格講應該以六個字為穩當、完整,義理跟法義相吻合。
有些習慣念四個字的也無妨,但是我們念四個字的要懂『南無』的意義。要有歸命的心來念,那麼這四個字、六個字就沒有差異。
在特殊情況下,印光大師講:「有些人躺在床上,或者有生病的人,身體、氣比較弱的人,念四個字可以。六個字,多了兩個字,念得有些費勁一點,躺在病床的時候,出氣不方便,那麼以四字為主。平常,正常情況下,還是以六字為好。」印光大師也有講:「平常我們念佛,剛開始,都是以六個字為準。」
當然專修念佛的人,很多學善導大師思想的都是以六字為準。善導大師的思想裡面,特別注重的是六字名號的完整意義。我們看經典,到底是念六個字還是念四個字呢,如果看《觀經》就很明顯了。《觀經》下品下生的人,他是個五逆眾生,臨終的時候善友告訴他,你要念佛,他被苦所逼,不惶念佛——念不出來佛。然後善知識轉告他:『汝若不能念彼佛者,應稱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它是六個字的,稱南無阿彌陀佛。我們口稱佛號就是稱南無阿彌陀佛,佛在經典裡面明確講到了,五逆十惡臨終的時候,是念六個字的。但其他經典,《阿彌陀經》講『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名號是四個字還是六個字,沒有交代,沒有具體說。但是《觀經》裡面跟我們說,是以六字為適宜。
還有就是關於用心,我們念佛怎麼用心呢?佛不需要用心。很多人說修學佛號要用心,『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要用心念。我們淨土法門叫口持名號,善導大師特別把『乃至十念』解釋成『乃至十聲』,是有特別用意的。
彌陀佛五劫思維,就是在選擇普度眾生之法。度眾生之法就是六字名號,怎麼來度我們呢?要你來稱念,就能往生了,不需要我們眾生用心。
我們的用心都是錯誤的、顛倒的,我們無論怎麼用心都超出不了凡夫境界,都超出不了六道輪迴的境界。所以淨土法門不是要我們怎麼去用心,而是歸命來稱念這句名號。要你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完全仰靠這句名號,淨土法門的修行就如理如法了。
《觀經》的下下品就是最好說明。心中不能念佛,你可以口稱名號,張口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這樣就往生西方了。
同時善導大師把『十念』解釋成『十聲』,有一個很深的意義,淨土法門不是在心中著意,而是在口中稱名。口中稱名就是要放棄我們自力用心的習慣。不是我們自己要怎麼用心,怎麼努力,而是你隨順南無阿彌陀佛,自然地念佛,叫『法爾自然』來念佛。我們張口南無阿彌陀佛,閉口南無阿彌陀佛,心中有沒有妄念、心中清不清淨,不重要,也不需要管他。我們只管任其自然地念佛,南無阿彌陀佛……這樣往生西方淨土。這是超越自我的最好方式,不需要在自己心中用心。
如果懂禪宗一些理論的人就知道,禪宗有句話:「起心即乖,動念即錯,起心動念都是錯。」當然那是站在禪宗的角度講的,有開悟的人知道,起心動念,都是凡夫之念。我們淨土法門其實有點跟他類似,不需要我們去動心,不需要去起念,不需要我們想怎麼修,修的怎麼樣,要努力怎麼樣,而是我們安住在這句佛號里就可以了。然後就一向念佛,南無阿彌陀佛……你每天過著念佛的生活,這就是念佛。這是關於念佛的原則。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675756056116761&id=100010471489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