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憶佛念佛,與阿彌陀佛相契相應?】
與阿彌陀佛相契相應?】
李炳南老居士講述
民國七十三年在豐原佈教所
弟子黃潔怡敬記
在佛學中,本沒有什麼宗派,因為末法時期,眾生根器薄弱,智慧不及從前。所以修行方法必須有所選擇。
佛說:「末法時期淨土成就」
我們就必須依佛陀之教化而修。淨土法門是二力法門,靠佛力與自力修行。但是真正相信淨土之人,千人中找不出幾個,大家多半浮浮的信,沒有真信啊!
學佛有三個字,缺一不可。就是「聞思修」。
聞是聽聞,「佛法難聞,今已聞。」能夠聽聞佛法,甚為不易。
但是聞後,沒有進一步思惟,也是枉然。現在三戒十二部到處都有,可是經藏不會開口宣說。
所謂「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解。」
所以必得深入思惟與研究。再說淨土是難信之法,果要通達,必得深入三藏經典才能明白。由此可知淨土光研究還不行,必須實修。不能實行,就是廢話。要知多聞不如多思,多思不如多行,三者缺一不可。
淨土法門是易行難信之法。難信,因為信要堅固,必得八地以上菩薩才不會動搖。所以眾生要相信聖言量,依佛之願力,切實修行,「一個願力,一個實修。」這甚為重要。易行,只要能夠依佛教化去做,必定能夠成功。
「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包括三藏十二部,內容非三、兩天可以說清楚,修行不可須臾離之。
古人說:「要知山下路,必問過來人。」過來人教你如何辦,你就得如何辦,就能成功。
淨土宗之「淨」字很重要,凡夫常不淨。因為凡夫整天打妄想,一彈指,好幾百個妄想,一個妄想就是一番生死,太可怕了。整天妄想,是出不了六道輪迴的。
有人問「有不打妄想,不起念頭的嗎?」
佛才一念不起。淨土宗就是要讓念頭全部歸到淨念,不起妄想。
「辦得到嗎?」只要懂法子,就辦得到。我來一趙豐原不易,今天就把法子告訴諸位,什麼法子,就是「憶佛念佛」。
念佛,就是起心動念都是阿彌陀佛,這當然都是淨念。但是這樣什麼職業也都不必幹了。另有方法,就是憶佛,也就是心裏想佛,忘不了佛。
念佛是念茲在茲,憶佛是明記不忘、默而識之。舉例:人人都忘不了錢,也忘不了吃飯,如此將想錢與想吃飯的心,變成想佛,什麼也是阿彌陀佛之所變化。這樣默而識之,不說而心裏有印象,就是憶佛。大家必須將憶佛念佛這二句弄明白,就能得到莫大的利益。
今天時間很短,供養這幾句非常重要,大家要研究清楚,日久天長,繼續不斷的念佛,並以忘不了錢與忘不了吃飯的心來憶佛。
敬祝
諸位一心不亂,法喜充滿。
--------------
信願法師開示
「憶」字從心,就字義解,即心中之意,是故唯指心念。
「念」字亦從心,就字義解,即當下念頭,是故或指心念,或指口念。
慧遠大師《十地義記》云:「攝法在心,故名憶念。」
故憶佛念佛,必須與彌陀心心相契,感應道交,方能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佛號乃法藏菩薩不思議願行功德所成就,故心信本願,口念名號,信行一體,內外一如,即與彌陀相契相應。是以一發信心,即標名於金池;一稱聖號,便投種於蓮胎。
卓吾大師《淨土決》云:
「所謂念佛者,非口念之念,乃心念之念也。心之所念者,想之所注也,志之所趨也,愛之所鍾也,情之所繫也,思之所極,而謀之所必得也。……人之念頭,所繫最急,如水之必赴海,如火之必炎上,如利刃之必傷,如毒藥之必死,無空過者。念佛之念,亦如是也,則雖不念一聲佛,固終日念佛也。若或將信將疑,未知的有西方與否,則雖念佛以為功課,千聲以為法則,亦徒勞耳。全不信佛是眾生之母,無有母不憶子之理,只愁子不念母耳,茍一心念母,則母即在於子前,只是肉眼看不見耳,何待他日而後見,又何待他日而後往耶?」
(圖文轉載)
https://www.facebook.com/100012315034792/posts/pfbid02EqohiAakfZU8iVm4hc5ygJ3Rs5TMxc5SLhxwuJCpUPrxDgBUQEGp4pM2baE2vq2Fl/?mibextid=Nif5o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