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25的文章

念佛不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只求平安,能平安過日子就好,這像什麼,你們知道嗎?就像小孩子不懂事拿一顆大鑽石去換一顆糖果吃,念佛不求往生只求家庭平安,就像拿一百克拉的鑽石去換一支棒棒糖,這樣你知道我的意思嗎?

圖片
《念佛不求往生,只求家庭平安?》 慧律法師:    念佛不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只求平安,能平安過日子就好,這像什麼,你們知道嗎? 就像小孩子不懂事拿一顆大鑽石去換一顆糖果吃, 念佛不求往生只求家庭平安,就像拿一百克拉的鑽石去換一支棒棒糖, 這樣你知道我的意思嗎? 你今天求平安,明天呢?明天平安,那明年呢? 這個世上你要天天平安,年年平安,可能嗎? 不可能! 所以我們要有心理準備,這就是我們的「業」要還。        所以,這個人不懂佛法,念佛要求往生極樂世界,佛本身就會加被你保佑你平安,臨命終又接引你往生極樂世界。 所以,我們念佛,晚上念佛的時候一定要迴向要求往生極樂世界。 迴向,你如果不懂問出家眾就懂了,發願去西方極樂世界。 ⭕ 修行才是我們最重要的功課。 我們每天都忙於與生死無關的事情,忙得團團轉,差別就是有錢跟沒錢,但是到最後統統平等,一律進入太平間。 既然我們都知道,我們有一天會死亡,那麼我現在反問你, 你為什麼對現在發生的事情,這麼痛苦、這麼在意?我們能不能放下一點點,能不能快樂一點點呢? 要有智慧,要告訴自己放下,放下世間的假相,你就擁有永恆的生命。 佛陀告訴我們, 放下了有限,你就擁有無限。 佛在《觀無量壽經》云: 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當修三福 《淨業三福》 三世諸佛修行證果 都依此三福為淨業基礎 一、世福: 孝養父母 奉事師長 慈心不殺 修十善業 上至諸佛 下至一切眾生, 孝順一切師僧父母 一切男子是我父 一切女人是我母 對眾生起慈心 不予以殺害 不殺生 不偷盜 不邪淫 不妄語 不兩舌 不惡口 不綺語 不貪不瞋不癡 二、戒福: 受持三歸, 具足眾戒、 不犯威儀 歸依佛(覺)法(正) 僧(淨)  持戒守法不迷失本心 盡本份 守五戒十善 諸惡莫做,眾善奉行 是所有戒律的根本 如此具足 並且遵守生活規範律 必能給大眾做為楷模典範 三、行福: 發菩提心 深信因果 讀誦大乘 勸進行者 上求佛道 下化眾生 四弘誓願就是菩提心 善因善果惡因惡果 念佛是因成佛是果 智慧 斷除煩惱 消除業障 勸人學佛 勸渡化眾生的心 深入經藏 增長人修行 助人進步 助人精進 弘揚佛法  願眾生皆成佛道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2DQ8MK51sv/

《西方確指》云:只「強順人情,勉就世故」八個字,誤卻你一生大事。道業未成,無常至速!急宜斂跡韜光,一心向道,不得再誤!(No more mistakes)

圖片
只強順人情勉就世故八個字。誤卻你一生大事 我們的佛號,往往被外緣打斷,不能常念不絕。 以前有一位居士,他真是個大好人,組織很多念佛團,勸很多人念佛。可是他自己沒有時間念佛,每天都有人請他去布置道場、請他去關懷病人、請他去弘法利生……整天東奔西跑,外緣非常多,常常忙到連睡覺的時間都沒有。 那時有人敬告他 「你再不靜下來念佛,你會死得很難看!」 等到他想拒絕外緣,關門靜修的時候,根本沒辦法靜下來! 有一次他生病,心想正好趁養病的時間在家裡安靜幾天念佛,沒料電話從早到晚不停地響,把電話關掉,卻馬上有人敲門來找他,絡繹不絕。外緣到了拒絕不掉的地步。 最後,他在外出途中一次意外突然死去,死的時候身邊一個親人或道友都沒有,死後隨即被送到醫院太平間冷凍。 等他的親人趕到的時候,打開蒙在他臉上的紗布,正應了之前別人提醒他的那句話「死得很難看」……這給我們一個深刻的前車之鑑,希望我們不要重蹈覆轍。 ◎很多人忙忙碌碌,什麼才是我今生最大最重要的事情?自己心裡要主次分明。 ◎上根人固然能夠在一切外緣境界中常念不絕,可我們是下根人,想要成就,心必須要狠,暫先隔絕外緣。沒有外緣最好,不要主動去攀緣,外緣一旦沾染,弄到你無法擺脫, ◎因此《西方確指》云:只「強順人情,勉就世故」八個字,誤卻你一生大事。道業未成,無常至速!急宜斂跡韜光,一心向道,不得再誤! 省庵大師在世有一位茅靜遠居士,他是一般人所讚歎的「大慈善家」,省庵大師寫了一封信勸他念佛。 《與茅靜遠居士書》: 「足下造橋事畢,可謂莫大之功。然居士之心好善無倦,一善甫完,復作一善。美則美矣,其如生死大事何? 苟不以生死大事為急,而孳孳為善,所作善事如須彌山,皆生死業緣,有何了日? 善事彌多,生死彌廣,一念愛心,萬劫纏縛,可不懼耶! 居士世間公案久已參透,西方淨業久已修習,然而生死心不切,家緣撇不下,人情謝不去,念佛心不專,何也?將名根不斷耶?抑愛念牽纏耶? 於此二者,宜加審察。 ◎苟不把家緣世事一刀斬斷,六字洪名盡力提起,欲望娑婆之脫,安養之生,難矣。不生安養而欲脫生死,不脫生死而欲免墮落,抑又難矣。 縱一生、兩生不失人身,濟得甚麼事? 嗟乎!居士慧心如此明利,家緣如此豐足,繼嗣如此賢能,事事適意,尚不能放下萬緣,一心念佛。 為天負人耶? 為人負天耶? ◎不以念佛為急,而以世間小善為急;不以生死大事為先,而以人天福報為先,是不知先後也。 ...

為什麼要念阿彌陀佛?①往生極樂世界②積累功德③專注修行④與佛相應⑤普及修行 (Why do you need to NamoAmitabha)

圖片
為什麼要念阿彌陀佛? 念「阿彌陀佛」是佛教淨土宗的一種修行方法,目的是為了往生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 以下是念阿彌陀佛的幾個主要原因: 1. 往生極樂世界 : 淨土宗相信,通過誠心念誦阿彌陀佛的名號,可以在臨終時得到阿彌陀佛的接引,往生極樂世界,解脫輪迴之苦。 2. 積累功德 : 念誦佛號被認為是一種積累功德的方式,有助於淨化心靈,消業障,增福慧。 3. 專注修行 : 念誦佛號可以幫助修行者集中注意力,消除雜念,達到內心的平靜與專注。 4. 與佛相應 : 通過不斷念誦阿彌陀佛的名號,修行者可以與阿彌陀佛的願力感通相應,獲得佛的加持和護祐。 5. 普及修行 : 念佛法門簡單易行,適合各種根機的人修行,不論年齡、職業或文化背景,都可以通過念誦佛號來修行。 總的來說, 念阿彌陀佛是一種簡便而有效的修行方法,旨在幫助修行者獲得內心的安寧,並最終達到解脫和往生極樂世界的目的。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EyeS25bxH/ 為什麼要念阿彌陀佛 英文 Why do you need to NamoAmitabha

唯有頭腦非常清醒的人,他才能夠覺察,他才能夠看得清楚,看清楚他就真正覺悟了,死並不恐怖。(Death is not scary)

圖片
悟道法師:人不是一年一年老去,是剎那剎那。 下面兩句是形容老死,不是一年一年老的,不是一個月一個月老死的,那是剎那剎那在接近。 我們看到人老、看到人死,這不是說忽然人老了、忽然人就死去了,不是這樣。 它是剎那剎那在變化,剎那生滅的,剎那剎那都在接近死亡, 說明這個現象, 人生的真相確實如此。 唯有頭腦非常清醒的人,他才能夠覺察,他才能夠看得清楚,看清楚他就真正覺悟了,死並不恐怖。 這個現象很恐怖、這個現象很可悲! 就是剎那剎那生滅變化真可怕,這個是事實真相。 佛假如為我們說出這個真相,而沒有辦法解決,那佛的做法未免太殘忍了,那就太過分了。 他很慈悲,他有智慧,跟我們說出這個真相,他確確實實有方法教我們去解決這個問題, 解決的方法 就是前面所講的, 信要專,願要切,行要專, 專信、專願、專行, 這就成功了。 《彌陀經》上所講 三個條件信願行, 你統統具足了, 這個問題就可以解決了。 節錄自:WD20-001-0004 行策大師淨土警語菁華(第四集)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BYWUYVJpN/ 死並不恐怖 英文 (Death is not scary) 死亡並不可怕 標籤: 人生八苦, 老死, 

人臨命終,最後一念是決定我們往生哪一道。我們念佛最後一念是念阿彌陀佛,我們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在六道了。如果你臨命終有生一念善念、善心,往生人天善道。如果臨命終生瞋恨心,就往生地獄道去了。(last thought)

圖片
阿彌陀佛🙏悟道法師: 讓老人過一個幸福的晚年 我們現在要面對的就是老人問題,現在做兒女要照顧父母已經很難了。 所以我們老和尚很慈悲,就是要辦彌陀村。 他看到有一些老人往生的時候,他心裡有不平。 老人為什麼心裡不平? 辛苦了一輩子,晚年應該好好享幾年清福,享享福報,過一個幸福的晚年。 現在這個時代,晚年過得很辛苦、很可憐,真的死不瞑目,心不平。 我們人往生,根據佛經講, 如果心情很好的,不生氣的,這樣往生會去好的地方,會生人天善道; 如果他含恨而死,他會往生三惡道。 特別心裡不平,心裡有怨恨,死了就到三惡道去,那就更可憐了。 所以佛在經上也講, 人臨命終,最後一念是決定我們往生哪一道。 我們念佛最後一念是念阿彌陀佛,我們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在六道了。 如果你臨命終有生一念善念、善心,往生人天善道。 如果臨命終生瞋恨心,就往生地獄道去了。 #阿彌陀佛 #佛陀教育  #斷惡修善+#老實念佛=#念佛成佛 #修行  #好好念佛   #熄滅貪嗔痴勤修戒定慧 #傳遞正能量讓世界充滿愛  #為佛陀之弟子作人類之良友  #消災增福敬請常念阿彌陀佛   #願一切眾生斷惡修善破迷開悟  #願一切眾生深信因果發菩提心  #願一切眾生發菩提心一心專念阿彌陀佛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8RxsrQjfY/ 最後一念 英文 (last thought) 最後的想法

誦經、看經、念佛、 說話,這是一天當中所必經之過程,話要少說,誦經看經的時間不超過念佛時間,還是要以念佛為主。(focus on Namo Amitabha)

圖片
誦經、看經、念佛、 說話, 這是一天當中所必經之過程, 話要少說, 誦經看經的時間 不超過念佛時間, 還是要以念佛為主。 《廣欽老和尚開示錄》 ◼️ 因為還是凡夫性 負面報導擾人心 是非難斷壞心情 現今名利爭輸赢 少有道德因果信 福報不夠短生命 君子不近鬼言聽 只求不修要感應 怨恨神佛沒有情 無言很難解釋清 茫盲最終入幽冥 福禍本就有前因 執著煩惱因無明 六道輪迴何時停 早醒念佛或誦經 末法越來越難靜 佛法正面貫古今 佛陀教導信願行 有人善根信此言 到時三聖必來迎 無言. 乙巳.正.10日夜子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5tvohSqWs/ 還是要以念佛為主 英文 (focus on Namo Amitabha)

什麼叫做活死人呢?就是當自己已經死了,世間上的一切事物都不再關我的事了。肉體不管在做什麼事,心都不動,這叫活死人。要是心動了,跟著念頭跑,就不是活死人了。想不生念,就是要不斷地念佛。不斷地念佛,能打掉一切妄想。(What is the Living Dead)

圖片
什麼叫做活死人呢? 就是當自己已經死了,世間上的 一切事物都不再關我的事了。 肉體不管在做什麼事, 心都不動,這叫活死人。 要是心動了,跟著念頭跑,就不是活死人了。 想不生念,就是要不斷地念佛。不斷地念佛,能打掉一切妄想。 - 虛雲長老 ◼️ 念佛心行 ❤️ 自勉語録 - - - 🙏🙏🙏 《彌陀經》如是說(9) 印光祖師說:        彌陀淨土,          總在吾人「一念心性」之中,          則阿彌陀佛乃我心本具,          既是心性本具,故當常念,          既能常念,則感應道交。          「修德有功,性德方顯;              理事圓融,生佛不二。」矣! 🌷  人生世間,不能超凡入聖、了生脫死者,         皆由「妄念」所致。         今于念佛時,即作已死未往生想,         於念念中,所有世間一切情念,         悉皆置之度外,除一句佛號外,         無有一念可得。         何以能令如此?以我已死矣,         所有一切妄念皆用不著,         能如是念,必有大益。 🌷  人皆有業障,若無業障,就不會來到這個世間,         業障要如何消除呢?         古德開示最好的方法,就是念「阿彌陀佛」,         能得諸佛本願威神力加持,         祗要「老實念佛」,至心信願,         則受彌陀四十八願加持,         得十方一切諸佛如來稱讚護念,         縱然魔有再大的能力,自己的業障再深重,         魔也不敢變現,也不能來擾亂。 🌷  順境消福報,逆境消惡報,         统統都是「消業障」。         菩薩滿心歡喜,法喜充滿,喜從哪來?         因為善人替他消福報,惡人替他消災殃,         所以快樂無比,這叫有智慧。         沒有智慧的人,看不到事實真相,         遇到「善」他執著,這是「情執」,造業了;         遇到「悪」他怨恨,又造業了;         後面的果報無窮,那叫大錯特錯,         有智慧的人,到此為止,後面沒有了。      🙏🙏🙏   自慚自愧  慕西老人頂禮供養 https://...

【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 未來種種譬如今日生】多一分智慧少一分煩惱,多一分理性少一分情緒,多一分平和少一分浮躁。(more wisdom - less worry)

圖片
如何面對委屈? 我們都是凡夫,在團體當中難免會遇到一些感覺委屈的事。 對於過去的委屈, 應該如何面對呢? 如古人所說, 「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 未來種種譬如今日生」, 對我們來講, 一方面是隨緣消業障, 一方面我們蒙受彌陀的救恩, 如同甘露在內心,我們受彌陀救恩的薰化,委屈也會不覺得是委屈,反而個性也會轉為柔軟, 所謂 「多一分智慧少一分煩惱, 多一分理性少一分情緒, 多一分平和少一分浮躁」。 這都可以在阿彌陀佛救度的甘露之中得到熏染,得到融化的。 ——慧淨法師 ==================== ⠀⠀ #淨土宗台中念佛會 ☎️04-2222-5758 🏡台中市西區五權路2-3號12F 📮plbtc18@gmail.com 🌐淨土講座課表: https://photos.app.goo.gl/ZtK85ZieE6q1dqux9 ⠀⠀ ==================== ✌🏻敬請關注彌陀家人 ⠀⠀ 淨土宗苗栗念佛會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Ep8RBoUdz/?mibextid=LQQJ4d ⠀⠀ ==================== ⠀⠀ /每日念佛/淨土講座/法寶流通/ /愛心關懷/往生助念/超薦法會/ #南無阿彌陀佛 https://www.facebook.com/100024944325390/posts/pfbid02rYc7pS38LXErB96n9EkFv42NDLrtqDtDYZ8CemEjjW3TzEQfb8hn899TfCGoTyM4l/?mibextid=Nif5oz (more wisdom - less worry) 多智慧少擔心

你念佛的時候,要有二種心情:第一個,你相信你是業力凡夫,決定不能仗自力斷惑證真,了生脫死,相信你自己沒有出離的因緣。第二個,你相信阿彌陀佛有大悲願力,決定能夠救拔你。(There are two kinds of mood)

圖片
一場大病讓蕅益大師徹底通身靠倒,含淚念佛! ——淨界法師 我看蕅益大師的傳記,蕅益大師24歲出家,25歲開悟。他這個人善根很強、觀照力很強。他不但觀照力強,他修行的行動力也很強。 你看他經常閉關,他年輕的時候曾經講過一句非常豪氣的話,他說: 「旭出家時,宗乘自負,藐視教典,妄謂持名曲為中下。」 蕅益大師剛開始不是天台宗的學者,他是參禪的,「宗乘自負」。 參禪的人,他是觀照現前一念,所謂的「一念不生全體現,一念方動烏雲遮」。 他只是觀照當下這一念:你們這些學教的,還要依教起觀,這太麻煩了,這些都是如來禪。他不但是看不起修止觀的,也看不起念佛的,認為是中下根所修的。 他當初對整個一念不生即如如佛的法寶,充滿了自信,直到他四十幾歲的時候,他的自信產生了動搖。他四十幾歲生了一場大病,諸位看傳記就知道。 在這個傳記上說,他這個病痛到什麼情況? 這個病痛折磨一代大師到什麼情況?七日七夜不能坐、不能臥,唯有含淚念佛而已。一個有剛骨的祖師,會折磨到他含淚念佛,你就知道這個業力不可思議! 後來他說,從今以後,對淨土法門,寶此一行,萬牛莫輓。 這個時候對佛號一心歸命,通身靠倒,開始著作《彌陀要解》,所以我們才有這個機會讀到這樣一個法寶。 諸位要知道,持名,印光大師在《文鈔》裡面,對一心歸命,通身靠倒講出一個明確的定義: 什麼叫做一心歸命? 什麼叫做通身靠倒? 你念佛的時候, 要有二種心情: 第一個, 你相信你是業力凡夫,決定不能仗自力斷惑證真,了生脫死,相信你自己沒有出離的因緣。 也就是說你在念佛之前的心理建設──不管修空觀也好、不管拜佛也好、不管是持咒也好,我現在開始到臨命終,不吃飯也不睡覺,整天用功,也沒有辦法了生脫死,這不是要不要的問題,這是現實問題。 如果你認為,除了佛號以外,還有其他的出路,這個就不能叫做一心歸命了。 這個佛號只是你很多法寶當中的其中一個而已,那你這個叫做三心兩意了。 所以,我們不一定要強調佛號念得很多,但是對佛號的那種情感是要建立的。就是你相信:我離開了佛號,我就沒有出離的因緣。 第二個, 你相信阿彌陀佛有大悲願力,決定能夠救拔你。 第一個相信自己無能,第二個相信佛力不可思議,這個時候,佛號在你的心目中的地位,才正式明確地安立下來。 這個就是身為《本經》(注釋:佛說阿彌陀經)的最後,佛陀說甚難希有的目的,就是要我們死盡偷心。 我想我們要有一個觀念:念佛法門絕...

【生死事大】如果我們覺得這四個字與自己無關,那麼對不起,你還是門外漢!真為生死的心沒有生起來,修行還沒入門,念佛也沒入門。(A matter of life and death)

圖片
【生死事大】 蓮池大師年輕時便書寫「生死事大」四字放在書桌,策勵自己精進用功。 如果我們覺得這四個字與自己無關,那麼對不起,你還是門外漢!真為生死的心沒有生起來,修行還沒入門,念佛也沒入門。 印光大師說: 「人生於世間,事事無不預為之計。唯有生死一事,反多置之不問。直待報終命盡,則隨業受報。不知此一念心識,又向何道中受生去也。人天是客居,三途是家鄉。三途一報百千劫,復生人天了無期!由是言之,則了生死之法,固不可不汲汲講求也。」 我這一生死了,死了往哪裡去?我能夠往哪裡去? 這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大事,叫生死大事。 有沒有認真地慎重地考慮過?來生,我有把握往哪裡去?是要繼續輪迴,還是要結束輪迴? 古人常常提醒我們生死事大、生死事大,可是我們的現狀呢? 世尊在《無量壽經》說的「世人共爭不急之務」,我們整天忙著「不急之務」,本末倒置。 對於與生死無關的事情爭先恐後,卻從來不把生死當成一件重大的事,也不懼怕六道輪迴的苦,更不想想死後往哪一道去。 偶爾有想一下,或者有時候看到身邊的親戚朋友突然去世暫時有一點觸動,但很快又被世間的不急之務淹沒了。 嘴上雖然也念幾句佛, 念後能不能往生啊? 打一個大問號。 「死」字的深刻含義 我們聽到鍋漏匠的故事,一句佛號,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再念。我們很羡慕,很嚮往過像他一樣的日子,古人描述的「百八輪珠六字經,消磨歲月度光陰」,但真正去做的時候,我們做不到!剛開始很精進,慢慢就懈怠,懈怠,長時懈怠,最後一蹶不振。關於長時懈怠,印光大師有一段簡要的開示:「汝之懈怠,由於不詳審未來之苦,倘能詳審以思,斷不至長時懈怠。」這是生死心不切,不詳細去思惟如果不能往生、來世墮在三惡道的痛苦。所以印光大師教給我們念佛的祕訣:把「死」字貼在額頭上。 死,這個字,有無窮、深刻的含義。古人說「不見棺材不掉淚」,現在的人啊,是見了棺材都不掉淚,不怕死,不害怕輪迴。我們同修經常去給別人助念,看到別人臨終痛苦的情形,常常有所警覺,暗下決心說「這次回去我一定好好念佛,萬緣放下」。可是沒過幾天,原形畢露,該怎麼忙不急之務還是怎麼忙不急之務,結果呢?死後該怎麼輪迴還是怎麼輪迴。 所以祖師教我們用這個「死」字來提醒自己生死事大,他老人家簡單扼要這樣開示:欲心不貪外事,專念佛。不能專,要他專。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一心,要他一心等。亦無奇特奧妙法則,但將一個死字,貼到額顱上,掛到眉毛上...

玄一筆記 今日10

圖片
弘一大師: 阿彌陀佛,無上醫王, 捨此不求,是為癡狂; 一句彌陀,阿伽陀藥, 捨此不服,是為大錯。 阿彌陀佛,無上醫王。 捨此不念,非痴即狂。 念佛往生成佛是大事 如果你在夢中常念「三寶」,總能勸人為善,惡念不起,那就有點道力了。做夢時能把握,臨命終時也就沒有問題。 https://logos84000.blogspot.com/2023/08/blog-post_22.html 【淫心不除,塵不可出】學道之人,本為出離生死,若不下狠心斷除這個毛病,絕對無法出離生死。即使是念佛法門,雖能帶業往生,然而若是淫慾心堅固,糾纏在心中無法放下,便與佛有隔膜,難以感應道交。 https://logos84000.blogspot.com/2023/03/blog-post_22.html 【因看色情東西一事無成】- Nothing is accomplished because of watching … https://logos84000.blogspot.com/2024/04/nothing-is-accomplished-because-of.html 玄一筆記 今日10 2025-0110

標籤

人命無常呼吸間 十地菩薩始終不離念佛 十念必生 三世因果六道輪迴 三寶 下品中生 亡靈 亡靈附體 大安法師 小鬼 不可思議 不是疑法便是疑自 不要相信明天會更好 不壞肉身 中陰身 中陰超度 少說一句話多念一聲佛 止語念佛真閉關 毛毛蟲變蝴蝶 出離心 功德無量 台中大里 四弘誓願 弘一大師 必得往生 玄一門徒 玄一學佛修行 玄天上帝 生死大事 生命的真相 生病 全身舍利 印光大師 危機意識 名以召德 因果 因果感應故事 因疑成障 地獄 地藏菩薩 地藏經 好好念佛 成佛是真的 其他啥都是假的 如染香人_身有香氣_此則名曰香光莊嚴 成佛之道 死亡 死後49天 死後狀態 死後做鬼 百分之百會死 自在往生 西方三聖 西方極樂世界 佛力不可思議 佛化家庭 佛光普照 佛法 佛接引 助念 坐着往生 妙蓮老和尚 我是誰 投胎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防疫治本是素齋念佛 來去自由 孟母三遷 幸福 延壽 往生 往生的關鍵 往生的關鍵在哪裡 往生極樂世界 念佛 念佛人一定要清楚 念佛法門 念佛真實故事 念佛超度 念佛感應事蹟 念佛感應故事 念佛感應錄 念經念咒不如念佛 怕死 放下萬緣 林奇潘老菩薩 林瑞碧師兄 法師 法喜充滿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念佛成佛 阿彌陀佛語錄 阿彌陀經 阿隬陀佛 陀羅尼被 非常關鍵 信願念佛 信願持名 信願持名十念必生 前世 前世經歷 南無地藏王菩薩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觀世音菩薩 故事 為什麽 看哭無數人 背水一戰 若不往生淨土將來必墮地獄 重返人間 重要 香港著名的歌星陳百強 冤親債主 悟道法師 海賢老和尚 真人真事真實故事 真實因果故事 真實故事 破地獄偈 破繭而出 神奇 神通自在 秘史趣聞 素齋念佛防疫 馬來西亞 鬼神附身 做人 常慧法師 啟示 救命之恩 淨土宗 淨土聖賢錄 淨宗法師 淨界法師 淨業三福 第二次生命 紹雲老和尚 脫胎換骨 莊嚴無比 閉關 陰差 善男子善女人 善導大師 喬安舞 揭秘 無常 無量壽經 發燒 童蒙養正 菩提心 菩薩示現 超度 階段 感人至深 感應 楞嚴經 極樂 萬物皆有靈 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 經歷 遇見閻王 預知時至 預知時至自在往生 厭離娑婆欣求極樂 夢到觀世音菩薩 夢參老和尚 疑問 福慧偈 精彩 精進 蒙佛加被 語錄 静雅佛音 劉怡伶師兄 劉素雲老師 廣欽老和尚 數學公式 蓮花 輪回 輪回轉世 震撼 震撼故事 震驚 餓鬼 學習的態度 盧寶珍 磨難 親見西方三聖現前 閻羅王 靜雅 靜雅佛音 癌症 臨終 證悟 Amitabha Amitabha84000 doubt Facebook Hell lotus Mei-jan-Huang Namo-Amitabha-10 Namo-Amitabha-True-Story NamoAmitabha Rebirth Story YouTube
顯示更多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道融法師 (劉藍溪) 於2022年元月10日 (農曆2021年12月8日---佛陀成道日) 於美國舊金山智藏寺圓寂。法師以臥佛之姿,安住於大願力禪定中。面容安祥,身體柔軟,胸口常暖,肉身不壞,空中並現彩虹,種種瑞相清淨圓滿,證得無上佛道。

奇妙哉!宜蘭有一位老菩薩,每天都念佛十萬聲,念佛念到經書自動翻(念佛三年,她就坐著往生了)

【信解行證】一位叫佛慧的師兄,笑瞇瞇坐著往生了,給大家表的法,就是如此沒有恐懼,安詳。不怎麼念佛的師兄看了,都說要念佛了。

什麼叫有「把握往生」?你真正具足「信願持名」,你就肯定往生,這叫有「把握往生」。不是說自己有什麼功夫,念佛念到三昧了,這才叫有把握往生,不見得。念佛功夫,證得三昧,或者預知時至,這未必叫有把握往生。

《念佛感應故事》2024-0202

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是無價寶藏!在屏東縣佳冬鄉,有一間寺院叫做「慈恩寺」,住持是圓塵法師 ,他這一生中,經歷多次的生死災難,每一次都因 「念佛」而化解。

四川一居士預知時至坐著往生 🚩 無比莊嚴殊勝 🚩臨終千叮萬囑:❝一定要死心塌地跟淨空老法師,不然的話以後你後悔都來不及❞

揭秘人死後狀態,49天全过程!中陰身的由來,多長時間可以再次投胎!為什麽死後49天超度如此重要,臨終是非常關鍵的階段!中陰身期间神通自在,來去自由 -- 静雅佛音 - YouTube

以 “念佛” 來為我們的祖先超度, 這個我們都做得到,不必花錢請外面的人做法事,只要在家裏,以我們的虔誠心,用這一張嘴巴 “念佛” 就可以了。

震撼!馬來西亞 陳麗蓉居士 28歲往生燒出近千顆五彩斑斕舍利! (轉載)